除夕吃饺子是取“更年交子”(来年交好元运)之意,大年初一早上吃饺子是一年交好运。
初一早上,韵清蒸了一大锅饺子,都没够吃,又热上了粘豆包,馒头……
吃过早饭,小梦妍穿上自己的新花棉袄,子丰,子强穿上自己的“绿军装”神气得不得了,子桉,子勋穿上自己的学生装也帅气得不行,只有迎迎穿的是韵清妈妈旧衣改装缝制的,虽然没哥哥们,妹妹的衣服新,心里有点小失落,但还是很喜欢韵清妈妈给做改制的衣服,因为衣服有妈妈的爱,有妈妈的温度……
孩子们穿上新衣时,发现每人衣兜里都有个个小红纸包,打开一看惊喜的发现是一角的“压岁钱”。梦妍高兴的说:“哇,这下我能买四支铅笔了!”
展羽家的孩子们各个的穿戴整齐后,先去张大娘家拜年。
拜年时,男人或男孩子给长辈拜年要磕头,女人或女孩子给长辈拜年要行点头礼。
“张大娘,过年好!祝张大娘,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小梦妍在哥哥们行磕头礼,姐姐行点头礼后,也走上前给张大娘一边行点头礼一边说拜年的话。
“小梦妍今天穿得好漂亮啊!来,大娘给糖吃。”张大娘边把糖块放到小梦妍的手里边说。小梦妍上前接过糖说:“谢谢大娘!”
张大娘给每个拜年的孩子一人一把糖块,一人给个装着“压岁钱”的红纸包,孩子们接过红包和糖道了谢后,把糖块揣到衣兜里。走到无人处偷偷数自己得到了几块糖和红包里的几分钱。接着又兴高采烈的去下一家去拜年了。
孩子们如此,乐此不疲的一家挨一家拜年。
回到家时,一个个的小衣兜都揣得鼓鼓的,每人分别把自己在给各家长辈拜年时得到的糖块,花生,柿子……和红包里的“压岁钱”,都拿出来一堆堆的,每人认真数着自己的拜年成果,看谁的拜年收获最多,比完后,都舍不得吃,找块红纸或手绢包好放起来,等到那天特别感觉馋了的时候,再拿吧出来,吃一块……红包里的“压岁钱”大多是几分钱,只有宋二姑给的红包是一角钱。
拜年的习俗在我国流传已久。相传在远古时候,有个叫“年”的怪物,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出来,挨家挨户残食人类,人们只得把肉食放在门口,然后关上大门,躲在家里不敢出门,直到初一早上,人们开门见了面,作揖道喜,相互祝贺未被年兽吃掉。秦汉以后,拜年的习俗开始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到宋代,拜年不仅是民间普通百姓祝贺新年、交流思想,增强家族团结的一种形式,也是上层社会联络感情,扩大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
陆容(明朝)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正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拜年一词由此得来。而拜年习俗也是从明朝京都开始流行的,然后延续至今。
宋代文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就曾写过北宋汴京人过年时的情景:“正月初一年节,开封府放关捕三日,士庶自早互相庆贺。”南宋文人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士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据宋代文人周辉的《清波杂志》记载,当时的士大夫为了拜年时节省时间,那些关系不太密切的朋友就不用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给对方送去一份“拜年贴”,这跟现在的“贺年片”有些相似。当时的“拜年帖”,多是用梅花笺纸,裁成二寸宽、三寸长的纸片,写上自己的姓名及地址和一些恭贺新年的话,在正月初一这天送达。受贺者同样回赠“拜年帖”,就算拜年了。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不再是单人之间的礼节拜访形式,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代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拜年应知告知主家,约定好拜年的时间,晚辈向长辈拜年一般选择上午,但也不要太早,最好是赶在午饭前。
拜年期间走访亲戚,衣着应保持得体,能穿新衣最好是穿新衣,在长辈最好要穿得过于张扬个性,因为长辈思想都比较传统,以免惹得长辈不高兴。
走亲戚,要保持礼貌,要对在场的人一一打招呼,该叫到的人应叫到。拜年的交流多说好话、赞美的话,开玩笑调侃要掌握好度。
不要在主人家逗留时间太长,吃完饭之后休息一会儿就和主人打招呼离开,以免耽误主人其它活动安排。
对于孩子们来说!在拜年时最高兴的事儿于收到长辈的压岁钱。“压岁钱”大都是嫡亲的家里长辈给晚辈的。因此,在民间曾经流传着这样的一段谐趣的童谣:三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辈儿地磕头,老辈儿的给钱。要钱没有,扭头儿就走。那么为什么春节要送给孩子们压岁钱呢?
传说古代有个叫“小祟”的小妖黑身白手,每年三十夜里,他都会来,专门摸熟睡的小孩的脑门。小孩子被摸过之后,就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了。人们怕“小祟”来伤害孩子,整夜点灯不睡觉,就叫“守祟”。后来,嘉兴府有户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非常宠爱。在年三十的晚上,为了防止“祟”来侵扰摸孩子。老夫妻俩一直逗孩子玩。小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包了拆,拆了包。小孩子在玩累了之后,困得不行了,还是睡着了。但在他睡觉之前时,他很随意地将红纸包的八枚铜钱放在枕头边。半夜里,一阵阴风吹来,“祟”来了,“祟”正要用他的白手摸孩子脑门时,突然孩子的枕边迸发出一道金光,“祟”惨叫着逃跑了。这件事情传开之后,人们纷纷效仿,大年夜里用红纸包上钱放在孩子枕头底下,“祟”就再也不敢前来摸孩子脑门了。因而,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祟”与“岁”发音相同,时久天长,就被称作为“压岁钱”了。当然,这只是人们赋予“压岁钱”神秘法力的一种传说。
我国民间最早“压岁钱”是出现在汉代,又叫“压胜钱”。最初的“压岁钱”并非真钱,而是形同钱币的一种装饰物,或铜的制或铁制;形状或圆形方孔或铲形。上面铸有“吉祥如意”“福禄寿喜”“长命百岁”等祝福语,或铸二十生肖图、八卦图等吉祥纹饰。
到了明、清时期,“压岁钱”已经变成真钱!大多数是用红绳系着。长辈可在晚辈拜年时赏给他(她),也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悄悄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清人吴曼云在《压岁钱》诗中写道:“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天香得娇儿一夜忙。”由此可见,“压岁钱”是孩子们新年最快乐的收获。他们用压岁钱买自己平时喜欢的东西。
民国以后,给孩子的“压岁钱”已演变为用红纸包100文铜元,其寓意为“长命百岁”;给已成年的晚辈“压岁钱”,则用红纸包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
货币改为钞票之后,长辈喜欢以号码相连的新钞赐给孩子们,为“联”与“连”谐音,预示着后代“连连高升”“连连发财”。这一习俗沿袭至今。
“压岁钱”的风俗,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也是长辈送给孩子们的护身符,保佑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祥!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重生之此生只为遇见你 价投,就是玩 [快穿]老子无所畏惧 末世重生:我就是恋爱脑怎么了? 反派:不当舔狗,渣一点很合理吧 修仙界最贱系统 魂穿星际,真千金她成了全能大佬 海岛求生:我和我表哥变成一头羊 本宫命不久矣 小炮灰替嫁后,被反派抱在怀里宠 重生拒绝恋爱脑,竹马疯了 众神界 侯爷他是重生的 洪荒之无上妖帝 清冷小师姐是幕后黑手? 军工:让你修炮,你把威力提升百倍? 快穿女配:男神求你别黑化! 我站在训练家之巅 完蛋!我养的小橘猫是皇太子 怪物总裁又发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