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法,这个地方很重要,就是所变影像,我们所受用的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都是我们心中的影像。
四、不相应行法有二十四……即分位唯识
那么不相应行,当然它只是一个名词的概念,就是分位唯识,它是在解释前面色心诸法的差别相所安立的这些名词。所以这个有为法,其实简单的说就是色法跟心法,简单的讲就是两个,心法就是能分别、色法是所分别,都不离开一念心。
五、无为有六……即实性唯识也
无为法其实也不离开心,因为无为法的我空、法空的真理,它就是在解释内心的体性。前面的四个是解释心的作用,所以这样子讲不管有为、无为,都不离开我们一念心识。
我们凡夫的颠倒,总觉得我们的心跟外在的环境是两件事情,有我相人相的对立,我跟这个环境是没有关系的,那么我在这个环境造作,就产生一种对立的思考。但是唯识学它认为这样的思想是颠倒错误,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心中的影像活动,你不可能跑到外在的环境去活动,不可能。
过去埔里有一个居士,他学佛也很久了,有一天他来找我,看他那样子心情很伤心。他说师父我感到很后悔,我说你是生什么事情那么后悔?他说他很努力的去工作,积集了一笔钱,这笔钱他供养埔里——当时有一个道场盖大殿,他就把他的钱很真诚的供养盖大殿,然后这个大殿盖好他很欢喜,他觉得大殿盖好他的功德也成就了。但是没多久生九二一大地震,大殿全部破坏,他说他真是后悔,他的功德被破坏了,早知道他就不管这个大殿,他应该到其他的地方去供养。
我说你的功德的确被破坏了,但是不是地震破坏,是你的后悔。
佛法的因缘观就是“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我们从佛法的道理来解释这件事:你当初的功德是你的心去缘大殿的影像,心跟大殿接触的时候,你心中出现一个相分,见分是你能布施的心,然后这个能布施的心在三宝的境界里面,念念的起施舍心,念念的造作。所以其实当大殿盖好的时候,你的功德已经成就了,你的功德已经念念的造作、念念的造作,已经熏习很多布施的种子。至于大殿保持多久,那是众生的共业。你对于曾经做过的善法,我们前面也说过,后悔它是一个破坏法,你一后悔,折损你前面的功德。
在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讲到布施度,他也是提出这个观念,他说所谓的布施不能约外境安立,要约内心——能施舍的心。比如说我今天有个东西,我现在有两支笔,其中有一支笔看起来我很讨厌,我很讨厌就送给别人。在菩萨道不认为这个叫布施度,不能讲布施度,这叫你送给他。因为布施它必须是要能够生起无贪,对治悭贪的心所。这个东西你根本就不要,你去丢给别人,这个不能讲布施了,就是你送给他这样子,不要说是布施了。
宗大师说为什么布施要依止内心安立?而不约外境呢?
宗大师说三世诸佛在行菩萨道的时候,他的布施所成就的宫殿现在全部都消失了,但是三世诸佛的布施功德还是圆满,不会因为他所布施的法的消失而有所减损。就是他假借这个环境在造功德的时候,他功德成就。那么当然这个环境是生灭法,会消失,但这是借假修真,假借生灭法来成就内心真实的功德。所以唯识的观念是认为:
生命的重点在于过程,不在结果!
结果当然什么东西都是无常破坏,但是问题是,你曾经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这个环境?你用善心?用恶心?那么你就累积一种业力,业力对你来说又有影响。比如说我们今天,一杯开水,当然你拿到开水的时候,你自己的心中会出现一个水的影像,你把它丢掉了,很浪费,这样子折损福报。假设我们今天一杯洗钵水也是一杯开水,我们很虔诚的
愿此洗钵水,如天甘露味,
施食众鬼神,悉皆得饱满,
我们也把它丢掉,同样是把这个水丢出去,但是我们内心当中有咒愿有善心,我们是希望这个水来布施鬼神,你这样子把水丢出去是功德相。在唯识学的定义,这样的造作是一个功德,这样的造作对我们的生命会创造安乐的果报。这个时候我们想,这两个人同样把水泼出去,一个人折损福德,一个人增加功德,当然结果都一样(把水泼出去),但是我们也讲过了,
佛法是认为生命重在过程,你这个过程是用什么心态来面对!
比如说我们日常生活,人和人之间周围会有一些好的因缘,我帮助你、你帮助我。但是也有一些过去的恶因缘也会接触。当然我们如果没有学唯识,你伤害我,我也破坏你。但是我们学唯识以后,你会重新的去反省、思考这件事情:就是说今天某一个人他伤害你,可能用言辞来诽谤你,或者用种种的方法来障碍你。他伤害的其实不是你,他是伤害他心中的一个影像,他嗔心的火在心中自己燃烧,然后在自己的影像造业,如果我们今天也伤害他,我们也是在心中的影像,自己起嗔心的火,这个火还是燃烧自己。所以一个通达唯识的人,他的心情是:
别人怎么做我不管,我要求我自己不起烦恼。就是:起烦恼不能有任何理由!
因为你起的贪欲的火,嗔恚的火,这个火是在你自己的心中燃烧你自己心中的影像,你不可能伤害别人。你这样子燃烧的结果是伤害你的生命,伤害你今生的安乐,破坏你的寂静,也伤害你来生的安乐。所以说你要知道“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一个修行人的态度就是你怎么做,那是你自己的因缘。但是我要求我自己,我要善调其心。比如说你敢伤害我、我不敢伤害你,我的确是不敢伤害你,因为我伤害你的心是在我心中的影像造业,累积我自己的业力。
这个地方“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所以我们要知道每一个人的造业都是在心中的影像造业,而把这个影像称为一种业力,我们再自己去受用,我们不可能离开这一念心识,去了别外在的境界,不可能!这就是整个论文大意,当然这段论文是把前面的内涵做一个总结。
这段等于是先把一切的色心诸法会归到唯识。看第二段广释外难:
戊二、广释外难(分三:己一、释分别由何难。己二、释生死由何难。己三、释违经三性难。今初)
有关万法唯识的道理,二乘跟外道就提出了三个问难,这当中有三科:初、分别由何难,二、生死由何难,三、违经三性难。先看第一个,
己一、释分别由何难
若唯有识,都无外缘,由何而生种种分别?
我们一般人总是觉得我的心是受环境的影响,我到什么环境,这个环境就对我产生影响。如果说一切法都是心所变现,而没有心外的境界,那么为什么有分别心呢?我分别心的善恶功能是怎么产生的呢?就好像说是上帝创造的万法,怎么会有上帝呢?他提出这个问题了;说心创造万法,那么你这个心是怎么来的呢?是谁创造的你呢?你的心识创造了一切的法,三恶道是你创造的,天的果报也是你的心创造的,那么你这个心是谁创造的呢?由何而生种种分别心的?二乘、外道就用这个观念来问难唯识的学者,看大乘的唯识论师怎么回答:
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
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当然这个问题是问得非常好,说是万法唯识,我们的心创造了地狱,也创造了恶鬼畜生,也创造了人天,那么这个心是怎么有的呢?这当中有两个因素,一切法因缘生,心也是因缘所生法。这当中有两个因缘:
第一个我们过去的业力,你造的什么业就会影响到你今生的心态。“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就是由过去的业力所生。
第二个“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就是今生的环境的熏习。你前生造的什么业招感今生的环境,那么这个环境又带动你的心,又会去影响到你的心,产生很多的差别。
所以我们这念心,唯识学它的意思就是说心创造万法,它没有说心有自性,它也是说心是因缘所生。第一个过去的业力,第二个今生的环境,两个因素。我们看藕益大师的注解,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趁女帝单纯,忽悠她一起修炼 芳华未绝君心旧 山野小闲农 武道通神,从庄稼把式开始 一人之下,唐门暗杀拳 韩四当官 氪金武圣,开局加点龙吟铁布衫 占有他的月亮 异世界宗教胜利居然如此简单? 诸天:从替身使者开始 诸天:从功夫开始打穿港漫 圣殿:圣尊归来 摄政王的黑月光 吞天者 我一心科研,你却想骗我谈恋爱? 天赋百分比斩杀,我反手攻速拉满 小楼珠玉寒 大明:月玄星痕 丧尸小姐一动不动 飞天征途
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西大旱…有完没完?还真没完。要知道这场大旱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其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大,为近五百年所未见。五百年?孙悟空都从五指山下出来西游了,顽石已长满青苔,沧海都变成桑田了,这么绝的事情咋就让明末陕西百姓给遇上了。灾荒时间长了,地主也没余粮,皇帝也没闲钱,不征税紫禁城就得关门。啥也不说了,该征税的还得征,陕西也不能例外。奶奶的,都这样了还要收税,让人活不?陕西百姓经过一番深入的思想斗争,联系一下当下国内的基本形势并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点,广大民众决定起义,理想远大的当起义军,理想一般的当土匪。好了,大环境就这样,提起刀开始干活吧!小说交流群号456361091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明末匪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作为一个喜爱虐主的作者,刘攀表示怎么伤读者的心怎么写,怎么虐主怎么来。奈何,上天有好生之德,在又一本毒书即将完结的之时,他穿越了,变成了自己笔下连名字都木有的一个跑龙套。为穿越暗暗窃喜的刘攀表示哼,真以为我会跟着套路走吗?当然是抢钱抢法宝抢女人了,然而,当初未填完的巨坑狠狠打了他的脸另外书友裙246825550...
被卡车撞穿越到全职法师世界了,两个消息一好一坏,坏消息遍地妖魔,人类龟缩一方好消息获得岩王爷全套传承。既然如此,食我天动万象!玉璋护盾!莫凡奈斯老钟!帮我套盾随我冲!穆宁雪岩石之重,令人安心,他的品味值得信任赵满延来来来,哥俩叠防看谁能破!艾江图钟离给我套盾江昱钟离是国府队废人制造机蒋少絮南钰我要点玉璋护盾一份邵郑钟离是我华夏国之重器本书无敌文,作者会让主角钟离带着各位享受岩王爷的安全感...
戏精宁黛屡次崩坏剧情被流放古代,幸好她还有一部神奇的手机,手机里有个龙套好愉快红包群。群主每天都会发红包任务五块钱招一名弱鸡龙套,男女不限,先抢先得。据说攒满一定的零钱,就可以向群主购买一...
有一天,陈靖忽然发现自己能猜到彩票号码可以猜到股票涨跌可以猜到漂亮小姐姐有没有男朋友...
主角是柳依儿王博刘思涵的小说名字叫我的绝品老师。故事讲述了柳依儿是一位高三老师。她的闺蜜王妍为了让弟弟王博认真复习,请求柳依儿收留他。虽然柳依儿有未婚夫正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但她还是同意了王妍的请求。在与柳依儿同居的这段时间里,王博发现她平日里端庄典雅的形象只是装给学生看的。实际上,她的内心深处埋藏着一颗不甘寂寞的心。尽管柳依儿努力保持外表的清纯,但王博却能感知到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